C-factor 與顆粒物密度、形狀及散射指數有關。要考慮不同的顆粒物類型,這對于經常有不同類
型顆粒物污染的工作場所監測非常重要。
若 C-factor 已經確定,可直接通過 C-factor 鍵和[+]或[-]鍵來更改,會自動校準輸出的質量濃度結
果。若 C-factor 未知,可先設為默認值 1,通過濾膜測量后更改為所得的值(也可通過軟件調出相應的
測量文件)。
稱重需要一個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微天平,如果分辨率為 10μg,則至少要采集 1mg 的顆粒物才
可忽略,采樣時間與顆粒物濃度和采樣流量有關。
確定 C-factor
1) 打開濾膜槽,拿出舊濾膜,用棉球棒清洗濾膜槽、樣氣通道和光學測量室。
2) 稱量一個新濾膜(至少 3 次)并記錄下均值。
3) 將稱過的新濾膜裝進濾膜槽,關閉蓋子。
4) 打開儀器,“Filter changed?”后按 YES[+],重設濾膜重量。
5) 在有特征的地方使用儀器,操作和運輸時盡量保持 LCD 面朝上。
(除非測量結果有重大影響,開機時出現“Filter changed?”一般按[-])
6) 在線所測濾膜重量,在工作模式或 standby 模式下同時按 Mean Weight 和[+],也可通過超級終
端輸入命令獲得。
7) 采集足夠的顆粒物后(至少 1mg)可按 standby 退出測量模式進入 standby 模式,然后關閉儀
器。
8) 在運輸過程中避免擾動。
9) 小心將采集了顆粒物的濾膜拿出,不要損失顆粒物。稱量至少三次取均值,該值減去空濾膜
的重量值即為有效采集顆粒物的量。
10) 按以下方程計算 C-factor:
C ? factor ? 濾膜上顆粒物重量(采集后重量 – 空濾膜重量)
在線監測顆粒物質量(儀器所顯示的)
為了提高精確度,應多做幾次測量。該值變化范圍應在基礎值的 30%以內,但金屬顆粒物的值會
更高。
此時可將 C-factor 輸入儀器中,LCD 上顯示的數據都是經該因子校準過的。而存儲卡和經 RS2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