備注:當設備安裝匹配完成,可用于持續或頻繁監控空氣潔凈度(根據粒子濃度來分級)和其
他性能參數,分級的時間間隔可以延長,監控結果需保持在規定限度內。
5.2 測試
附錄A(標準)給出了相符性認證的基準測試方法,也可以規定其它至少有可比性的替代方法
和/或儀器。如果沒有就替代方法作出規定或達成一致意見,則應使用基準方法。
執行有關相符性認證的測試,應使用測試時符合校準要求的儀器。
5.3 塵埃粒子濃度評估
當根據附錄A完成測試后,對于被考慮粒徑的十進制中間等級,每個取樣點的單次取樣量的粒
子濃度(以每立方米粒子數量來表示)不可超過表格1或表格E.1給出的濃度限值。如果在某個
取樣點多次獲得單次取樣量,其平均其濃度且平均濃度不可超過表格1或表格E.1給出的濃度限
值。中間粒子粒徑來源于公式E.1。
必須使用相同方法來測量所有被考慮粒徑的粒子濃度,以判定是否與ISO等級一致。
5.4 測試報告
各潔凈室或潔凈區的測試結果均應記錄,應以綜合報告形式提交,并說明是否符合有規定命名
的空氣潔凈度等級(以粒子濃度劃分)。
測試報告應包含:
a) 測試組織的名稱、地址和進行測試的日期;
b) ISO 14644本部分的出版編號和年代,例如ISO 14644-1:2015;
c) 明確標明被測潔凈室或潔凈區的實際位置(必要時包括臨近的參照區)及所有取樣點坐標
的具體標注(以圖表方式表達或有幫助);
d) 潔凈室或潔凈區的規定命名準則,包括ISO等級序數、相關的占用狀態和被考慮粒徑;
e) 所使用測試方法的詳細說明,包括與測試有關的或偏離測試方法的特殊條件,測試儀器銘
牌及其目前的校準證書;
f) 測試結果,包含所有取樣點的粒子濃度數據。
如果大粒子濃度已按附錄C里的說明進行了量化,相關信息應包含在測試報告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