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告種類設置
里面有以下幾個分項:原始數據,吸光度,限值,矩陣值,閾值,曲線,濃度,差異。
1. 原始數據報告:指的是未經校正的吸光度。單波長模式指原始吸光度;雙波長模式指檢測波長和參考波長吸光度之差。
2. 吸光度:指經過空白校正的報告。所有的 96 孔吸光度讀數都扣除了空白孔的吸光度數值。
3. 限值:是提供陰陽性結果。空白孔扣除后,吸光度在高低限值之間顯示(*), 低于低值顯示(-), 高于高值顯示 (+)。
4. 矩陣值:指提供微孔板各孔的定性結果。空白孔扣除后,在上下限值之間的吸光度分為10個檔次,0到9。高于上限顯示(+), 低于下限顯示 (-)。
5. 閾值:定性結果或者換算成濃度。
6. 曲線:反映了一系列標準的吸光度的回歸分析,iMark 型酶標儀可以支持以下10種曲線類型。
7. 濃度:在使用標準曲線的情況下,濃度報告仍然要進行回歸分析,利用標準曲線計算每一個樣本的濃度,形成報告。如果使用恒值閾值而且單位不是“ Abs” 或比率閾值的情況下,系統自動計算每一孔的濃度。
8. 差異:差異報告是相鄰的兩排或兩列吸光度之差。
閾值設置:
閾值設置里有以下幾個小分項:不使用,常數,質控,公式,比值等。
1.不使用:適用于做定量試驗,做定量試驗時可以不設閾值;
2. 常數:里面分單閾值和閾值范圍兩分菜單。單閾值,利用小數點鍵和數字鍵來輸入陽性和灰值區右箭頭選擇單位,上下鍵選擇參數;閾值范圍:利用小數點鍵和數字鍵來輸入陽性和灰值區右箭頭選擇單位,上下鍵選擇參數。
3. 質控:此項設置里只需在單閾值里輸入灰區值,即可。
4. 公式:機器里存有 5個公式,將光標移到公式的選項,摁三次輸入進入公式修改參數;操作者可根據試劑盒上所提供的公式,在里面選擇與之一致的公式,公式中的K值和灰區根據需要進行更改。修改完后需按輸入鍵,方可保存的設定。
5. 比值:各校準品孔吸光度均值和濃度值比值。